行業資訊
2020年05月22日
就目前的得到的數據來講,單頻GPS與雙頻甚至三頻的同類產品相比,其固有的測量冗余度更為有限,這使得周期滑移檢測成為一項困難的任務。雖然后驗殘差檢查提供了一個強大的檢測離群點的手段,但它們的計算成本很高,因此只能謹慎使用。為了在測量更新之前檢測周期滑移,在創新序列上進行啟發式檢查,并輔以系統分析鎖相值。
普通定位模塊最多可以同時接收和跟蹤兩個GNSS系統。默認情況下,GPS定位器可以被配置為同時接收GPS和GLONASS系統。這可以被修改為可以同時使用GPS和北斗系統。為了優化處理器和內存資源的使用,信道數被限制為20個。這對于幾乎所有地方的雙星系操作來說,幾乎都足夠了,但亞洲的有限區域除外,那里的可見GPS和北斗衛星的數量偶爾會超過20顆。
此外,特殊的接收器可以在GPS固定模式或GPS浮動模式下工作。在GPS固定模式下,接收機將盡可能地將模糊度化解為整數,而在GPS浮動模式下,接收機將把模糊度估計值保留為浮動值。GPS固定模式將提供最高水平的精度,但當從浮動模式過渡到固定模式時,可能會出現位置跳動,或者在信號衰減的環境中運行時出現可靠性問題,因為在這種環境中,多路徑可能導致錯誤的模糊度修復。另一方面,GPS浮點模式通常會提供精度,但軌跡更平滑。
如預期的那樣,與GPS/GLONASS配置相比,使用GPS/北斗配置顯著提高了衛星能見度。當GPS與北斗結合時,使用的平均導航信道數接近20個,而當GPS與GLONASS結合時,使用的平均導航信道數仍低于16個。這使得GPS/北斗模式下的速度更快。
目前,北斗的全球導航衛星系統采用混合衛星和信號類型的開放服務信號進行廣播,這可能會使含糊度分辨率復雜化。北斗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和傾斜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的軌道變異性有限,導致載波相位模糊性差。盡管有此限制,但最近的研究報告稱,無論衛星類型如何,GPS/北斗的雙頻或三頻性能都非常好,厲害了,北斗!
轉自:互聯網
聲明:以上內容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出于分享信息及學習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