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技術
2022年08月30日
為保證GPS定位測控網中各相鄰單元具有較高的相對精度,對測控網中距離較近的單元一定要進行同步觀測,以獲得它們之間的直接觀測基線;為提高整個GPS定位測控網的精度,可以在全面測控網之上布設框架網,以框架網作為整個GPS定位測控網的2D骨架;此外,各個設備的連接處也要進行統計,以提高整個GPS定位測控網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若不要求所布設的GPS定位測控網的成果完全與舊成果吻合,則一般可選7~8個起算點,這樣既可以保證新老坐標成果的一致性,也可以保持GPS定位測控網的原有精度。為保證整個測控網的單元數量精度均勻,起算點一般應均勻地分布在GPS定位測控網的周圍。要避免所有的起算單元分布在網中一側的情況或連成一線的情況。
在布GPS定位測控網時要使網中所有最小異步環的邊數不大于8條;若要采用高程擬合的方法測定網中各單元的正常高,則需在布網時選定一定數量的水準點。水準點的數量應盡可能地多,且應在網中均勻分布,還要保證有部分點分布在GPS定位測控網中的四周,將整個GPS定位測控網包含在其中;
為提高GPS定位測控網的尺度精度,可采用增設長時間、多時段的基線向量,其次,布設GPS定位測控網時起算點的選取與分布要求,所布設的GPS定位測控網的成果與舊成果吻合最好,則起算單元數量越多越好。通過模擬實驗的相關計算,單元劃分越多,計算時間越長,計算精度越高。同時,在劃分單元時,應使單元的各方向尺寸大致相近,并盡量使各水準點的夾角相差不大,以保證所劃分的水準點具有良好的特性。
轉自:互聯網
聲明:以上內容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出于分享信息及學習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性負責。